当代理论的有用之处
发展中国家虽然不宜追随主流经济学否定国家干预的潮流,但当代经济学的许多学术成果,尤其是关于发展问题的研究.值得吸收。 作者列举了一系列对发展个国家有启发意义的学术观点。比如:政策长期效果分析而导致对供给方面的强调;充分就业的宏观目标与地方工业发展之短期目标的冲突.合理预期理论引出居民对政策反应的至要性;过份依赖有限的资源延缓传统部门向现代化部门的转化;直接干预比间接干预政策效果好的规律(“明补”优于“暗补”),寻租理论表明不仅政府干预而且私人垄断、市场发育不完善同样形成大量附加成本和腐败;新贸易理论关于保护主义的讨论启示人们,如果国内市场的“扭曲”或保护能促使生产者扩大生产批量,规模效益则使一个本来可能没有希望的产业具有了国际竞争能力。
尽管这些理论都是从否定国家干预着眼的。但在这些理论的发展过程中,都或多或少地,正面地和反面地提供了不少对发展中国家有用的信息。
《过份的倒退》这本书正文只有几十页,内容却褒括了所有当代经济学理论的主要流派。紧紧围绕国家干预这一主题,该书高度浓缩地概括了正反两方面的意见,从而使人能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里,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迅速了解整个争论的全貌,是一本极好的指南。同时,基于广泛的阅读,该书一步一注,大量出处索引,特别是很多非主流派(知名度因而不甚高)的文献出处,可以使有兴趣进一步研究者迅速进入前沿。
以下四个方面是本书论述的重点:
(1) 当代理论对于政府的性质和作用的贬低,其主要倾向虽在许多方面言之确凿,但却走得太远,有待纠正。
(2) 关于政府的作用,其关键并非在于多大或多小,而在于何种性质。具有何种比较优势,如何改进国家的职能。
(3) 在考虑其政策建议时,我们必须对当代规范经济学中不稳定或狭隘的理论基础加以注意,将其应用于发展中国家时更应如此。
(4) 当代思想确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不少政策方面有价值的观点,但不是教条主义式的万能药。因而,援助国应在制定受援国政策方面采取实验性的,量体裁衣式的实事求是的方法。
评论